我院举办《ICU的助力支持》学习班
文字来源: 发布日期:2015.10.23 浏览次数:
我院举办《ICU的助力支持》学习班 伍增龙 一件白大褂加一个听诊器,看起来就是一个传统的白衣天使了。但是,走进现代化的ICU,琳琅满目的仪器下,看着实时动态的监测数据、时而深思时而紧张抢救着的绿色天使,才是目前真实ICU医生。因为涉及多脏器多部位病变,需要的数据极多,例如床旁数据,PICCO、BIS数据,实验室的检验数据,B超、X线、CT影像等。在高速发展的ICU医学中,如果能协调好临床及检验检查科室的各方面数据,就会有更高效的诊治和疗效。基于此目的,2015-10-15下午,我科进行了一次开创性的市级继教项目:ICU的助力支持。 首先是B超室的蔡少雨主任,带来《超声在危重症疾病的应用》。众所周知,听诊器是医生的耳朵,那床旁B超,就是ICU医生的眼睛。危重病人,就算生命体征不稳定时也需要第一手资料,例如呼吸机通气患者需要查看肺部炎症、胸腔情况,腹腔脏器大出血、休克的患者需要查看各腹腔脏器、腹水程度,急性心衰患者需要查看心脏结构及收缩功能,B超能在床旁简便而直观的显示出图形和数据,可以避免部分病人大动干戈外出检查,并缩短诊断时间。随着ICU医师掌握B超技术经验逐渐增加,B超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随后,是检验科曾钊宇副主任检验师的《血培养的最佳实践》,讲解的是如何进行最优化最有效的血培养。血培养作为感染性疾病、脓毒症的常规检查方法,往往阳性率低至<10%,除了因为本身血液中含菌量低,还与多种因素有关:采血时机不合适、采血套数不够、采血量不足、只做需氧培养而不同时做厌氧培养、采血前或采血时正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等。在血培养临床实践指南下,进行规范、标准的血培养操作,可明显提高细菌检出率,如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合药敏试验,对于临床治疗用药有极大地指导作用。 最后,是ICU余庆华主治医师的《PICCO技术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PICCO,对比CVP及PICCO,它能提供更多的数据: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胸内血容量ITBV、血管外肺水EVLW等,并通过决策树即时得知患者的心脏、容量等情况,可随时调整补液速度及血管活性药;并且操作简单:只需要放置上腔静脉导管及股动脉导管即可。作为我科刚开展1年的项目,显示出其微创、高效的优势,已在越来越多重症疾病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