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女儿怎么了
文字来源: 发布日期:2011.04.12
作者:胡国文 文章来源:耳鼻喉科 小琼今年6岁,能歌善舞,是一个人见人爱的漂亮小女孩。可是最近两三个月,小琼的父母很烦恼,因为老是接到幼儿园老师的“投诉”,反应小琼上课时不认真听讲,回答问题时经常答非所问。父母仔细观察了小琼的日常生活,发现小琼似乎比以前迟钝了不少,很多时候叫她都叫不应。我们的女儿怎么了? 从此,父母带着小琼踏上了求医之路,可是多次就诊后小琼的病情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内向,越来越迟钝,这可急坏了小琼的父母,怎么办呀?后来,他们在熟人的介绍下慕名找到了我院耳鼻咽喉科,我在门诊2楼的诊室接诊了小琼,详细听取了小琼父母的病情介绍,又询问了小琼夜间睡眠是否有打鼾的情况,在得到有打鼾的肯定答复后,安排患儿作了鼻内窥镜和多频声导抗检查,发现患儿鼻腔后端腺样体肥大几乎全部阻塞了后鼻孔,双侧中耳腔内积液明显,确诊患儿为“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立即为患儿安排了“腺样体切除术和双侧鼓膜切开置管术”。手术后小琼打鼾症状立即消失,听力恢复正常,又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了。 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顶后壁的淋巴组织,是人体的一个免疫器官,在儿童时期,腺样体不断接受抗原刺激可能增生肥大,一般在10岁以后渐渐萎缩变小。但如果腺样体极度肥大阻塞了后鼻孔,患儿可出现打鼾,牙列不齐,上腭高拱,面骨发育不良等典型的腺样体面容;同时,腺样体毗邻咽鼓管,肥大的腺样体可以阻塞咽鼓管咽口,导致中耳腔通气不良而出现中耳腔积液,严重影响患儿听力,是儿童致聋的一个主要原因,如不及时处理,将导致永久性听力丧失。儿童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治疗的治愈率几乎可以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