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出手时就出手
文字来源: 发布日期:2013.11.23
该出手时就出手 作者:赵永福 文章来源:内一科 11月20日中午12:30分,我和往常一样在医院食堂吃完午饭准备回家午休,来到单车棚取车,突然发现十几米远处一位大约三十岁女子晕倒在地,旁边有个四、五岁大的小男孩呆呆的站在旁边,不知所措。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年轻女性常见的血管迷走性晕厥亦或是低血糖昏迷,救人要紧,我迅速跑到女子身边查看病情。此时女子意识丧失,叹气样呼吸,面色发绀,颈动脉搏动消失,原来是心脏骤停,立即就地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大声呼救。此时有一路人经过,叫其立即通知急救中心医护人员。 半分钟内急诊护士及保安赶到,此时,女子面色转红润,颈动脉搏动恢复,意识逐渐转清,大家合力将女子抬上车床送往抢救室,心电监护显示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微机血糖正常。急救中心值班医生亲自将女子护送入ICU病房,但可怕的是,在ICU不到20小时内反复出现了17次室速室颤,即所谓的电风暴,ICU医护人员经电复律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把女子一次又一次从鬼门关给拉了回来。详细询问病史,3天前有阵发性胸闷症状,余无特殊,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化验心肌酶、肌钙蛋白、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均无异常,胸片、头颅CT无异常。建议安装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第二天家属要求转珠江医院,现已向珠江医院著名心电生理专家杨平珍教授取得联系。经进一步检查,患者排除了常见的冠心病、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心肌炎、风心病、先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考虑特发性室速室颤,已成功安装ICD,病情好转出院。 大家都知道室速、室颤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的是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其次是扩张型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心脏瓣膜病,也见于缺氧、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洋地黄及抗心律失常、抗抑郁等药物中毒。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到,部分室速室颤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叫原发性心电疾病,是一类以心电紊乱为主要特征,具有特殊心电图表现,临床以发作性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或猝死的特征,没有解剖学的异常,但心电生理检查可诱发相关心律失常。包括先天性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短QT综合征。这些疾病多数有常染色体的显性或隐性遗传特征。到目前为止,已知绝大多数的原发性心电疾病都是由编码各主要离子通道亚单位的基因突变引起,因此这类病可通称为“离子通道病”。这类疾病急诊治疗主要是抗心律失常药物及临时起搏治疗,有家族史、无症状电生理检查异常,有过心脏骤停或有症状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长期治疗还是考虑植入ICD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