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明区人民医院4月的服务之星获奖者里面,有一位护理工作者,时隔十五年再次获得服务之星的称号。

从2010年在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荣获“服务之星”
到2025年在区人民医院再获殊荣
这跨越十五年的认可,
是对她坚守初心的见证。
她,就是王影。
王影是区人民医院消化中心一名护士,也是一名党员。对待患者,她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于同事,她是“比亲人还贴心”的科室“生活委员”。她用十五年如一日的坚守,书写着优质服务的暖心答卷,用专业与温情诠释新时代医护党员的使命担当。
2012年加入高明人医的王影,2019年转入内镜中心工作。在这个需要快速反应、精准配合的特殊岗位上,她将专业与人文关怀完美融合。她常说:“安全是底线,但关怀是本能。每个细节都关乎患者安全。”作为护理骨干,王影既是医生的“黄金搭档”,能精准预判手术需求;又是患者的“定心丸”,总能用专业和耐心化解焦虑。
2023年,有一位30岁左右的女患者独自一人来到内镜中心做检查。拿到检查报告之后,看到诊断描述后误以为自己患上恶性肿瘤,恐惧、无助等各种负面情绪涌上心头,忍不住哭了出来。当时正在工作的王影察觉到患者的情绪,立即上前了解情况,并轻声安抚,随后带她来到办公室,详细为其解读报告内容,告知对方只是慢性胃炎。王影的关怀备至和专业解答,消除了患者对病情的误解和恐惧,更让患者在最脆弱的时候感受到了温暖。“她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护人员的高尚医德和人文关怀,让我深深感受到贵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后来患者专门到院,送来一封感谢信。
2024年,一位外来打工的60多岁老人独自来到医院做检查,被查出肠道肿瘤,因报销事宜选择回老家手术。王影得知此事,非常积极主动地去通过电话与家属沟通相关事宜,细致询问患者的手术和恢复情况,耐心科普定期复查肠镜的知识,还贴心提醒家属也要做肠镜检测。这通电话,让身处异地的患者感受到莫大温暖。2025年患者回高明,在医院复查时遇到正在打针的王影,他感激地说道:“因为你的提醒,我让子女都做了肠镜检查。大儿子及时切除了息肉,避免隐患;女儿检查无恙。非常感谢!
从为独自就诊的年轻女士擦去泪水,到安抚恐惧检查的老人,王影总能用轻柔的话语和细致的解释化解患者的紧张。她说:“患者带着病痛而来,一句‘我懂’比任何制度解释都重要。”这份共情力,让她收获无数的表扬和感谢。
在医保服务领域,王影从“政策小白”成长为患者信赖的“活字典”,背后是她一次次打破常规的探索。每一位患者走进医院时,都带着对健康的渴望和对陌生环境的不安,而异地就医的患者更甚。他们跨越千里求医,既要承受病痛的折磨,还要面对医保备案等繁琐事务。正是这份感同身受,让王影总想为他们多做一点。
起初,她专注于一对一协助患者进行医保服务平台的异地备案操作,但一次为老年患者服务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她的工作思路。一位来自贵州的老人因没有微信,无法完成线上备案,焦急的神情让王影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辗转联系当地医保局,仅凭患者身份证信息和就医地点完成电话备案。老人紧握她的手说道:“姑娘,你让我在异乡也有了依靠。”此后,她总结出“一人一档”服务模式,为不同参保地的患者制定备案方案,为他们解决医保报销之忧。
随后,不仅在科室内,王影带动着同事们进行相关的学习,甚至连其它科室的医护人员也“慕名而来”,请教王影,一起学习医保相关政策。同事笑称她是“医保政策雷达”,她说:“患者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医院对患者优质服务的体现,同时也增加他们对医院治疗的信心。
从“服务之星”到“团队暖心引擎”
传递优质服务的火炬
优质服务不是口号,是每个人的习惯。在科室的安排下,王影担任着科室内训师,带领科室人员一起学习各种优质服务的内容,将优质服务的理念根植于每位医护人员的心中。早在同济医院实习期间,王影便接触到了优质服务的理念,如今,她正一步步地,推动自身乃至科室的优质服务提升。
近年来,医院高度重视优质服务实践,并组织召开多场大型优质服务培训活动。王影不仅积极参与学习,还将学到的知识落实到患者身上。近段时间,为了更好地改善患者就医体检,内镜中心自行设计问卷,王影甚至在下班之后还去病房暗访,收集患者反馈,将意见转化为改进措施:调整取号机时间、加开等候区风扇、提前等候区开灯时间……“患者看不到的地方,才是服务的真功夫。”王影说。
提到这些内容的时候,王影谦虚地说,这并非她一个人的努力,而是整个科室团队的努力,科室内部积极热情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位医护人员。每次听到患者感叹“这里不像医院,像家”,王影便心生欢喜,觉得大家的努力还是有效果的!
当被问到,同时兼顾专业工作、科室管理、优质服务那么多的工作,是否有过想放弃的时候,王影回答说:“肯定有的,但是过了那个情绪之后,我依然愿意继续做一个有温度的践行者。无论是与患者短暂的相遇、与同事朝夕的协作,还是与每一个陌生人的交集,我都希望能在他们的记忆里留下一抹温暖的印记,让他们想起时会说:“曾经遇到过一个温暖的人,真好;高明区人民医院内镜中心,真好。”
十五年的时间,没有磨灭王影身上的热情与积极,反而让她从一个只会往前冲的实习生变成一个从容积极、温柔成熟的护理工作者。在她身上看到——专业与温情、创新与坚守,从来不是选择题。正如她常说的:“患者需要的,就是我要做的。”这盏温暖的灯,将继续照亮更多人的就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