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丨区美仪:为家乡护理事业奉献31年
文字来源: 发布日期:2025.08.07
高明区人民医院的护士区美仪,是土生土长的高明人,毕业后,她毫不犹豫地婉拒了学校的推荐,选择回到高明发展。时光荏苒,转眼间,区美仪已在人医坚守了31个年头。
31年来,她曾在儿科、普外科、急诊科、耳鼻喉眼科等科室工作,护理患者无数,但,她仍是那位怀揣护理初心的“少年”——以热情和贴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以精进的护理技术帮助每一位有需要的人。作为一名党员,她无时无刻不发挥着模范作用。
对于这些高难度操作,区美仪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如今的她,正毫无保留地将其传授给科室的年轻护士,旨在让大家共同掌握,随时为患者解决难题。“我的积累也少不了前辈和同事们教导,理应把它们传承下去。”区美仪说。
在门诊中,有时会遇到紧急的情况,比如眼伤、鼻腔大出血等。在急诊科和普外科工作过的区美仪,总能沉着应战,与同事们一起合力救治。
在患者心中,她是那位可亲可爱又专业的护士姐姐,在同事的心中,她是学习的榜样和定心的搭档。抽屉里叠放的荣誉证书,记录着她三十载的坚守:1998-2000 年高明市优秀护士、2009-2010 年度优秀护士、2021 年高明区优秀护士……她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以一颗赤诚的护理之心,诠释着白衣天使的大爱。
工作之余,她常常通过“高明通”查看社区活动,看到需要志愿者服务的,她就积极报名参加,不管是为群众测量血压,还是上门清理牛皮癣,都乐在其中。未来,她还将继续践行护理初心,以尽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
(文/图 党办李艳平)
31年来,她曾在儿科、普外科、急诊科、耳鼻喉眼科等科室工作,护理患者无数,但,她仍是那位怀揣护理初心的“少年”——以热情和贴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以精进的护理技术帮助每一位有需要的人。作为一名党员,她无时无刻不发挥着模范作用。
01细心沟通 让患者暖心
2025年6月24日中午1:10分左右,门诊大楼安静十分。在眼科门诊,博士彭文艳、副主任医师林秀琴,以及主管护师区美仪,仍在岗位上各司其职。诊室角落的饭盒,静悄悄地待着。1:20分左右,确认所有检查完成后的区美仪,方才收拾现场,准备下班。一位患者走进来咨询眼膏的使用,她立刻放下手中物件,接过眼膏仔细端详,说道:“这眼膏要轻轻挤入眼睑,指尖不能触碰管口,涂完后闭眼休息,夜间修复效果最好。” 说着便拿起备用药膏演示挤压角度,语速温和,全然不见急着下班的仓促。
这就是区美仪,处事淡定,不急不缓,说起话来声音清亮,回答问题清晰明了,更是常常主动“话唠式”关怀患者。几天前,一位50多岁的患者就现场表扬她“你真的很细心啊”!简单的一句话,让区美仪开心极了。当天,患者前来做眼底造影检查,从试针到拔针,每一个环节轮转,区美仪都保持关注其是否有不适,以至于做完检查后,患者感激致谢。护理多年,区美仪谦逊待人,却不妄自菲薄。她始终认为,门诊是医院的第一道窗口,护士的态度直接影响患者的体验感和信任度,工作中需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多点理解。耳鼻喉眼科就诊人员多,相应的门诊检查也多,延迟下班是常态,但区美仪已然习惯,她担心的,是患者等太久了。为此,她常常主动沟通,安抚之余,还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出就诊安排的建议。“有时患者会觉得耽误了我们下班吃饭,我也回他们‘不要紧,你们也等了很久了’。”良性的互动,会让医患之间更加和谐。“人都是需要关爱的。我们多讲一句,语气平易近人,患者的心也会暖起来。”她说。
02扎实技术 让患者安心
测听力、鼻腔冲洗、视力检查、泪腺冲洗、结膜囊冲洗、健康宣教……在耳鼻喉眼科门诊扎根服务18年,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区美仪重复了成千上万次,却始终保持着“零差错”的记录。这背后,是她用心学习和积极实践的沉淀。活到老,学到老。忙时,她在工作中总结经验;闲时,她会翻看眼科和耳鼻喉书籍,提升专科知识。
对于这些高难度操作,区美仪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如今的她,正毫无保留地将其传授给科室的年轻护士,旨在让大家共同掌握,随时为患者解决难题。“我的积累也少不了前辈和同事们教导,理应把它们传承下去。”区美仪说。
在门诊中,有时会遇到紧急的情况,比如眼伤、鼻腔大出血等。在急诊科和普外科工作过的区美仪,总能沉着应战,与同事们一起合力救治。
在患者心中,她是那位可亲可爱又专业的护士姐姐,在同事的心中,她是学习的榜样和定心的搭档。抽屉里叠放的荣誉证书,记录着她三十载的坚守:1998-2000 年高明市优秀护士、2009-2010 年度优秀护士、2021 年高明区优秀护士……她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以一颗赤诚的护理之心,诠释着白衣天使的大爱。
工作之余,她常常通过“高明通”查看社区活动,看到需要志愿者服务的,她就积极报名参加,不管是为群众测量血压,还是上门清理牛皮癣,都乐在其中。未来,她还将继续践行护理初心,以尽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
(文/图 党办李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