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联合靶免,让中晚期肝癌患者重获新生
原发性肝癌( PLC)是全球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和第三大恶性肿瘤死亡原因。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在我国约占原发性肝癌病例的 90% 。PLC中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是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治疗早期和中期 HCC 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经 动 脉 化 疗 栓 塞 (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放射治疗和全身治疗等。
近些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晚期肝癌的治疗方面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并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关研究表明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疗效优于单一分子靶向药物,采用TACE联合靶向和免疫治疗能延长中晚期肝癌病人生存期,疗效优于单一TACE治疗。
TACE(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通过穿刺桡动脉(手腕处)或股动脉(腹股沟处)置入鞘管,建立外界与动脉的“通道”,将栓塞剂堵塞肿瘤血管,使肿瘤缺血缺氧而被“饥饿死”;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肿瘤组织或肿瘤床,起到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最终使肿瘤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
HAIC(肝动脉灌注化疗术):经股动脉穿刺达肝动脉,经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经肝动脉导管持续性给予化疗药物。其作用是最大程度杀伤肿瘤细胞:采用持续给药方式,一般持续时间24h-48h,一方面明显增加了肿瘤区域化疗药物的总剂量,延长了高浓度化疗药物的作用时间,可取得较好的缩瘤效果。
病史摘要:中年男性,48岁,因“反复右上腹部隐痛不适2月,加重3天”就诊。查乙肝表面抗原>250.00↑IU/ml。甲胎蛋白110628.60IU/ml,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18846.20↑mAU/mL,谷草转氨酶129.50↑U/L。腹部彩超:肝右叶实性包块,肝Ca
进一步完善CT:1.肝右叶肿块及肝S2低密度结节,考虑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并子灶形成可能性大。2.肝S4小囊肿。3.少量腹腔积液。
总结
通过介入联合靶向+免疫治疗“三管齐下”治疗,明显缩小患者肝脏肿瘤,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难度,为患者后期手术提供可能和条件。2024-11-18经我院MDT讨论,评估本患者有手术指征,于2024-11-28在我院全麻下行右肝癌切除术;肝Ⅱ段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术程顺利。
因此,对于一些中晚期的巨大肝癌,可结合多种治疗手段,降低肿瘤分期,为手术治疗创造更多条件,造福于更多患者。
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能有更多突破性成果,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期与更高的生活质量,为周边地区人民带来福音。
科室团队介绍
中西医结合肿瘤团队,目前拥有高级职称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其中硕士研究生4名。擅长肿瘤活检、介入治疗、消融、化疗、靶向、免疫治疗及全周期中医癌症管理。
学科在高卓维名中医工作室、贾宁名中医工作室团队的带领下,结合肿瘤介入、分子靶向、中医药、免疫治疗等多种个体化综合诊治手段,实现了中西优势互补,形成了鲜明的中西医结合治癌特色,特别是在肝癌、大肠癌、胃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上,为众多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