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区人民医院2016年度工作总结
文字来源: 发布日期:2017.02.06 浏览次数:
2016年在区委区政府及卫计局的领导下,医院领导班子践行群众路线、加强“三严三实”的作风建设,开展“两学一做”专项工作,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目标,以“创三甲、扶重点、强信息、扩业务、重医德”五项重点工作为抓手,通过创三甲这条工作主线抓管理,促进质量、安全、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高明区人民医院占地约110亩,全院业务用房面积9万多平方米,总资产达6.33亿元,编制床位900张(开放798张)。医院员工1562人,其中正高职称19人,副高职称109人,中级职称332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历51人,医师中本科以上学历者占87%。 2016年完成门诊169万人次,同比增长5.5%;出院病人3.54万人次,同比增长9%;住院部手术完成14349例,医院财务预算完成,业务平稳增长、职工队伍稳定。 2016年我院开展的主要工作是: 一、突出重点:“创三甲、扶重点、强信息、扩业务、重医德” (一)创三甲 为确保医院创三甲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副院长为“三甲办”主任,班子成员为组长的六个工作督导组,加强创三甲工作的督促和执行力度,推动各科室医疗工作的持续改进。 在“三甲办”的统筹安排下:1.制定了创三甲工作计划(时间表、培训计划等)和各阶段督查方案,并及时将督查情况汇总整改,协助科室解决遇到的难题。2.制定创“三甲”例会制度,不断完善和促进创建工作顺利开展。3.通过增加人员、资金和设备的投入,突显医院创三甲工作的力度强。4.完成了对评审标准中的636个条款进行解读和分工。5.邀请多名国家级评审员来院对中层干部、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内审员等300多人次作了“医院等级评审与医疗质量管理”专题培训;邀请7名三级综合医院评审专家现场督导,找出医院在创三甲工作中的存在问题,提出持续改进的方向。6.组织对全院中层干部、职能科室、内审员进行培训,解读条款,提高上述人员对条款的理解能力。做到“三甲”工作日常化,日常工作“三甲”化。 (二)扶重点 1、普外科建设。 (1)学科建设。2016年普外科获批“佛山市省级医学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医院投入270万元用于专科培育建设工作(市区三年财政扶持90万元,医院按1:2比例配套180万建设基金),力争经过三年内将普外科建设成为省级医学重点专科。 (2)科研成果成绩显著:获省卫计委2016年青年基金课题1项,佛山市立项3项,发表论文3篇(SCI论文1篇),外出学习70余人次。举办省级继教项目2次,提升了普外科的知名度。派出医生赴日本圣玛丽安娜医科大学进修1年(乳腺肿瘤治疗),开创我院医务人员出国进修先例。 (3)确定以微创手术和肝胆、胃肠外科肿瘤手术治疗为主攻方向,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住院量同比增长6.7%。 2、大妇产科建设。 (1)扩大业务用房。先后投入300万元进行病房、温馨产休区、产前二区等扩建改造,改善就医环境,业务用房面积增加 9360平方米,住院病床增至180张。 (2)提高服务能力。成功通过三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评审,被定为“高明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进一步加强产科质量建设,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提高我院助产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大妇产科综合服务能力,树立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专科品牌。 (3)增加设备投入。医院追加预算,购置了分娩监护镇痛仪、妇产科电动床、呼吸机等一批医疗设备,提升大妇产科服务水平。 2016年度,妇产科门诊量达21万人次,同比增长26%;妇科出院3921人次,同比增长38%,产科出院6657人次,同比增长14%,保障了二孩政策后孕产妇的需求,成为今年工作的亮点。 3、大儿科的建设。 (1)儿童保健治疗一体化服务。整合医疗用房,重新规划儿科的布局。一是规划新的新生儿科,面积约1150平米,床位设置约90张,改变目前新生儿科床位紧张、面积不达标的被动局面。二是改造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由原来的60平米,扩建至600平米,获得省级“AAAAA级预防接种门诊”称号。三是实现儿童保健、预防接种、感统训练一条龙服务。四是改造普通儿科病房,提高普儿住院病人接诊能力。五是增加儿科门诊诊室,缓解儿科就医难的问题。 (2)增加人力和设备投入。引进新生儿博士1名,增加儿科规培医生名额,大力支持儿科骨干医生外出进修学习。采购听力筛查仪、儿科心电监护仪等一批设备。开展了“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手工作业疗法”、“韦氏智力测试”等新技术新项目,促进儿科发展。 (3)科研成果。通过佛山科技局成果鉴定1项,获得高明区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一项。 (4)加强学科建设,注重医疗质量。2016年抢救病人次243人次,抢救成功率98%。其中成功救治新生儿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4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被定为“高明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2016年儿科门诊239780人次,出院7007人次,门诊和出院人次均有不同的增长,其中新生儿病区2898人次,同比增长102.5%;儿童保健37004人次,同比增长186%。 (三)强信息 2016年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750万(预算912万元),完成的主要工作是: 1、提升医院服务能力。扩充移动医疗服务内容,实现微信、移动支付。完成了超声检查分时段预约系统,实现了检查预约率100%。实现本地医保处方自助缴费结算及医保异地结算,成为全省医保异地结算联网医院。 2、落实HERP项目。物流、固定资产、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模块完成上线,有力推动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3、心电网络系统建成,实现了心电图远程诊断和电子病历系统整合。完成了电子病历系统和计免(预防接种)管理软件升级,新增了电子病历质控系统、临床路径系统。 4、住院无线AP扩容和无线网络升级改造,为移动医生、移动护理、医疗设备无线数据传输等移动医疗做好准备。完成his系统升级、检验系统维护升级、whonet接口、危急值系统和输血系统,促进了医院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四)扩业务 1、专科发展,提升医院服务能力。新设综合VIP区、产前二区和扩建ICU。扩建后的ICU,床位增至20张,配置国内外先进医疗设施设备,使我院抢救危重病人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成立输血科,加大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力度和督导工作,保障合理用血。筹建恒馨月子中心,满足产妇多元化需求。 2、强化绿色通道服务,协助企业解决社保联网报销问题。全年为区内企业1817名工伤员工开通绿色通道。 3、制定《重点手术科研攻关基金管理方案》,鼓励三级及以上手术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医院手术专科发展。 4、2016年度全年邀请省级以上专家会诊36次,专家手术27次,邀请心血管介入专家来院手术45次、眼科手术专家12次,使患者就地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减少病人外流。 5、认真落实人才招聘引进计划,保障专科发展。今年全院录用122人:护理人员66人;医疗、医技类31人(博士1人;硕士5人;本科20人);其他人员25人。 (五)重医德 1、抓党建,守规矩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10月完成了医院党委选举,11月完成所属6个党支部的换届工作,为全面落实党建目标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扎实推进党建目标管理。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工作和上级关于党建工作要求。以巡察整改为契机,狠抓主体责任落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建立健全医院基建工程、药品、医疗装备及耗材招标采购等制度,从而使我院行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有了完善的制度保障。 2、重医德、保廉洁 制定《高明区人民医院廉洁自律工作制度》及《医院重大经济活动监督流程》,强化了监督管理意识。进行廉洁谈话,开展全院性廉洁自律教育活动。聘请社会监督员,开展医院开放日活动。2016年电话随访出院病人7543人次、收集书面意见53条、医疗投诉32起,均予以及时处理和整改。 3、落实院务公开,改善服务流程。 及时把医院“三重一大”项目情况向全院员工公开,大力推进“阳光”院务工作,提高员工积极参与和监督医院管理意识。 制订了《高明区人民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高明区人民医院患者满意度提升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方案》,落实“五项行动”和“改善服务行动计划十大目标”,做好医技科室医疗服务质量及收费服务提升整改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医院各项工作 (一)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1、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工作,鼓励临床科室积极进行技术创新。2016年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有:新生儿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外二科老年人人工双膝关节置换术;经腹腔镜子宫骶前韧带悬吊术;内七科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建设、经皮球囊成形术、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在糖尿病足的应用、内三科视频眼震电图等20项。 2、做好医疗技术人员资质准入工作,重新修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高风险诊疗操作管理制度》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等管理制度。前三季度完成了288例不良事件分析,并均进行持续改进。 3、安排29名医生外出进修学习, 149人次参加省市各级学术会议。做好医师培训工作,包括进行三基三严考试、医师定期考核等。参加佛山市急救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4、新制订并落实《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管理》和《平均住院日管理制度》等;狠抓落实医疗质量全程控制,完善临床、医技科室质控体系,电子病历升级,病历抽查率达35%,甲级率保持95%以上;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增加临床路径病种。 5、全面开展全院优质护理活动,持续抓好护理创三甲工作,推动护理质量改进;做好护士教育及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专科技术水平;举办“优质护理服务及专科护理创新实践成果”展示,提高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护理人员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6、利用院感实时监控软件,加强院感日常防控和上报,加强多重耐药菌的院感防控工作,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管理规定,努力降低漏报率。 7、修定药品阳光采购及管理制度,规范药品的购销行为,加强用药监管,每月处方点评,规范辅助用药和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新药遴选、配送公司遴选等流程,制定我院《基本用药目录》,合理调控药品比例、抗菌药物比例,完成医院预算目标。 (二)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 1、改善门诊就诊流程,增加自助服务区域,预约挂号从1%增加到26%。 2、严格按照预算管理和医保管控方案,较好地完成了医保管控工作。加强欠费管理,通过欠费协议跟踪、第三方诉讼、申请交通事故救助、市疾病应急救助等方式追收欠费,取得良好效果。加大医保、生育保险政策宣传,坚持每周到临床科室沟通。贯彻落实新医保政策的全面推开,让广大市民惠受政府的民心工程,共建平安和谐社会。 3、加强医院内审工作,对设备预算采购执行情况、设备日常管理情况、重大设备的经济效益分析及设备耗材库库存管理等事项进行内部审计,确保科室良好运作。 4、修定《医疗设备采购规范》和《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制度》,扩大了设备采购信息公示范围,明确了审批权限。2016年设备采购预算金额2130万元,完成1950万,主要有:高中档彩超两台,医用吊塔,一拖八中央监护站,肝弹性检测仪,高清腹腔镜,十二指肠镜,氩气刀等。 5、对基建装修工作等严格按《高明区人民医院基建工程招标(遴选)规定》的相关流程,让工程招标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投入 727万元,对原新生儿科、ICU等23项医疗用房进行改造和扩建。成立医院餐饮部,更好满足员工用餐需求。 6、建立完善的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度、考核办法及工作流程;医院财务运行机制严格规范,物价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价格。 7、重新制定我院职能和业务科室设置方案,完成新的岗位设置,并对符合规定的人员实行岗位内部等级晋升和聘任;制定《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做好养老保险改革工作。 (三)科研、教学工作 1、科研工作。获省立项2项,市立项30项。获得2015年度高明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儿科课题通过佛山市科技成果鉴定。全年共发表论文159篇,包括SCI论文1篇。 2、继续教育。共举办14个省级继续教育项目,24个市级继续教育项目,邀请了省内、外64名专家前来授课讲学。 3、重点专科建设。普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已通过佛山市十三五医学重点专科,呼吸科通过佛山市十三五医学特色专科。 4、教学。取得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同规培基地资格。2016年接收学员17人,包括内科7人,外科3人,妇产科4人,儿科3人。 三、践行公益,弘扬文化。 (一)切实履行政府赋予的职能,认真做好全区妇幼保健管理工作,督导全区妇幼保健管理措施的落实,致力提高全区妇幼保健技术水平。在省基本公共卫生检查中,组织管理和项目执行上取得全省最高分。 (二)继续深入履行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病管理、2型糖尿病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119人)、中药技术规范和其他公卫服务项目,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截止到10月底为全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2393人(同比增长423%)。 (三)认真开展“精准扶贫”、“扶贫双到”、“文明窗口、村居共建”、“医疗机构对口帮扶”、“援藏”等结对共建活动。 1、帮扶竹园、河江社区,40户特困户帮扶。2、新兴布冷村委会14个贫困户入户“一对一”帮扶。3、对口帮扶更合医院。4、派出医师215人次,专家23人次现场到佛山监狱医院帮扶。 (四)巩固“创文”、“创建平安医院”、“创建诚信廉洁医院”等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五)严格落实计生新政策,规范计生“四术”医学证明的管理,加强对妇产科、超声科等重点科室日常工作情况的督导检查,严防“两非”事件的发生,全年度未发生违反政策事件。 (六)医院工会切实关心员工,积极开展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安排员工进行健康体检;慰问患病住院员工60人次,为退休员工住院补贴了4万多元。发动全院1340多名员工参与高明慈善会扶贫济困日的捐款工作,共捐127775元。 (七)为了促进医院文化建设,根据三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和传承、发扬的理念,提出了符合医院实际的院训、宗旨、愿景、办院方针和功能任务。 院训:“爱院、团结、进取、奉献”, 宗旨:“治病救人、促进健康、践行公益” 愿景:“成为佛山市西部和珠三角西翼区域性医疗高地”; 办院方针:“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手足,以发展为目标” 功能任务:“医疗、保健、康复、公卫、科研、教学及帮扶等”。 我院坚持深入开展医院文化建设,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逐渐形成医院的文化,让职工关心医院文化发展,让社会了解医院,让医院走向社会。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医院规模虽扩大了,但学科实力不强,医疗水平,尤其是重症救治能力有待提高,重点学科建设有待加强。 (二)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不足,影响学科建设的进程。 (三)老年病中心建设、家属区拆迁等重点项目推进缓慢。 (四)国家医改政策的调整、药品零差价改革,医用耗材价格的不断攀升,佛山市医保政策改革,养老保险改革等均使医院经济运行面临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