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体内的“不定时炸弹”
文字来源: 发布日期:2009.10.21 浏览次数:
近日,我科接连收治两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均为DeBakeyⅠ型)并及时做出诊断,为病人做进一步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患者均为中老年男性,以剧烈胸痛及胸背部疼痛为首发症状,疼痛的性质为撕裂样或刀割样,并伴有血压升高。通过心电图、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检查排除心肌梗死,急查主动脉彩超检查明确诊断。 主动脉夹层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纵轴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为每年50-100人/10万人群,随着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主要与发生部位、范围、经过、时间等有关,易于漏诊误诊而死亡。主要临床表现有:(1)胸、背、腹疼痛。(2)高血压。(3)心血管症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脉搏改变及心包摩擦音等。(4)神经症状:偏瘫、昏迷、麻木、乏力及大小便障碍。(5)压迫症状。主动脉夹层的自然预后很差,据统计报道,发病后15分钟死亡率为20%。如果不经治疗和处理,第一个48小时内死亡率达50%,1年后仅有10%存活,因其如此凶险而被称为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女排著名主攻手海曼就是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而猝死在比赛场上。因此,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及时诊断,避免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