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
文字来源: 发布日期:2011.10.05
作者:谭坚毅 文章来源:CT/MR室 对于超急性期脑梗塞的患者,早期的溶栓治疗能极大地改善其愈后,而早期的诊断则显得尤为重要,既往只依靠临床经验及CT扫描进行诊断,而CT对超急性期脑梗塞(6小时以内)显示的阳性率偏低一直困扰着神经科和影像科的医生。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应用极大地填补了CT对超急性期脑梗塞显示不敏感的缺陷。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是一种非常敏感的对脑梗塞进行定位、定性及显示梗死灶大小的高能磁共振成像序列,它是利用平面回波成像(EPI)与自旋回波(SE)组合所产生的一种特殊T2WI图像,其成像原理是水分子布朗运动(即弥散)。DWI对水分子的运动特别敏感,水分子弥散正常时,其图像显示等信号。当水分子弥散受限时,DWI上就会出现异常高信号。 因此DWI对超急性脑梗死有高度敏感的检出率,常规MRI反映的是组织含水增加,由于在超急性期尚无细胞水肿出现,T1、T2加权像暂无信号改变,而只有进入急性期后,细胞水肿才会越来越明显,T1、T2加权像信号改变才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DWI 高信号为MRI惟一征象,DWI可检测到脑缺血数分钟之后的细胞外水分子向细胞内移动,使病变处DWI信号增高,故对早期和超早期脑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非常高。 (患者曾某,男,45岁,诉晨起后头晕伴左侧肢体乏力40分钟,送至我院急诊,血压、呼吸、体温、脉搏未见异常,内科医生怀疑早期脑梗塞而申请头颅MRI检查) A-E图均为同一层面的不同成像序列。A:T2加权图;B:T1加权图;C:T2-Flair加权图(压水);D:弥散加权图 (DWI b value=1000s/m㎡);E:ADC图(表观弥散系数图) A、B、C图显示:T2、T1、T2压水图上脑实质均未见异常信号;D图:弥散加权成像(DWI b值=1000 s/m㎡时)显示右侧额叶呈高信号改变,表观弥散系数图(ADC图)上显示右额叶呈低信号改变,提示右额叶超急性期脑梗塞(超急性期脑梗塞通常在CT检查上未有阳性发现)。